【回眸“十三五”,奋进“十四五”】人才培养篇

作者:王亮 审核: 责编:李荣庆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2021版 发布时间:2021-01-29 浏览次数:84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省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推进会精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奋斗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重要抓手,努力推进学校教学大会提出的“八大工程”,在学校党委与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全面育人使命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召开教学大会,出台了《盐城师范学院高水平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通过大力实施八大教学工程,明确了学校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20195月我校召开教学大会

 

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线上线下同质等效

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为切入点,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重塑教学新生态,平稳有序开展线上教学,确保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同质等效。有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无缝衔接,有力保障教学工作稳定有序进行。


学校主要领导网上听课

 

构建质量工程体系,助推一流人才培养

坚持“质量为先”理念,积极构建校、省、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培育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8年,《乡村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点16个,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以上高校在线开放课程19门、校级培育一流课程18门,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校本特色教材、实践课程教材,五年来,获批省重点建设教材42部,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5部,名列全省同层次高校第一,教学质量工程体系强力支撑一流人才培养。   

 


《乡村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创新激励教学研究,推进教改项目攀高

坚持“研以致用”教研理念,激励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五年来,立项建设校级教改课题272项;获批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项,其中重中之重课题3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2018年《一般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并顺利结项,实现了国家级教研项目零的突破。

 


崔刚主持的《一般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重构》项目通过验收

 

做强做精师范教育,率先通过专业认证

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保持并凸显教师教育优势和特色。我校14个师范类专业(包括中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全部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专业认证,成为全国首家所有师范类专业全部通过二级认证的高校,通过专业数居全国第一。



我校14个师范专业全部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持续擦亮盐师品牌

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一是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遴选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60门,课程思政持续走深走心。二是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支持二级学院成立课程思政研究实践中心,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三是开展线上课程思政教学。将“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四是一流课程助推课程思政。以国家级一流课程为引领,高质量落实课程思政,有效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省教育厅简报深入报道我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经验。以“课程思政”为主题持续举办中青年教师会讲比赛,持续深入打造课程思政盐师品牌。

 


课程思政全覆盖

 

狠抓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完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以教学平台为载体推动“沉浸式”学习,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十三五”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400余项,其中全国性奖项400余项。学校连续获得全国“挑战杯”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银奖,荣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153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及获奖总数均居全省第一,连续5年获得大赛组织奖。获省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团队86个(篇),获奖率及获奖数量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0项,参与学生数持续刷新。持续开展新疆支教工作,获得民族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高水平省级教学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屡获大奖

 

“展望十四五”,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工作任重道远,我校本科教学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进新发展阶段,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向深处,培养一流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