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奋进“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篇

作者:徐彬 审核: 责编:李荣庆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2021版 发布时间:2021-01-29 浏览次数:101

 

“十三五”期间,人事处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精诚服务,公道办事,务实进取的工作宗旨,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做到理念先行、管理跟进、服务到位,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不断拓展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努力构建一支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高效率的人才队伍。

人才工作影响力不断提升

人事处在学校党委与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作为,多次召开大型的人才工作研讨会和推进会,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以来,每年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研究人才工作新举措,制定、完善了《盐城师范学院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盐城师范学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盐城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赴国(境)外研修支持计划实施细则》等10多个政策文件。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积极探索当前高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模式创新,实施四大人才提升工程,即教师博士化建设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双师型队伍建设工程、教师国际化工程;实施五并同行,即引进与培养并重;专职与兼职并用;国内与国际并举;刚性与柔性并聘;在职与脱产并行。在人才机制、人才战略以及人才引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成果。同时,学校还参与盐城市“十三五”人才规划的制订,积极推动校地融合建设,主动融入盐城市“515”引才计划、海外人才“汇智计划”、“名校优生”等重大人才计划,建立高层次人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联动机制。

人才引进工作成绩显著

人才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五年中,人事处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党政共同负责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积极实施不拘一格、不遗余力、不惜代价三不政策。十三五期间我校共补充教学科研人员324名,年均补充65人,其中博士、教授155人,进一步优化了我校人才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以特聘教授的形式,积极聘请院士、著名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学科首席专家,成功引进上海交大等高校知名教授12人作为兼职教授,大大提升了我校部分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

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

积极实施“五五”人才建设工程,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即实施“333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人才培养计划、青蓝工程培养计划、教学名师培养计划、海外人才培养计划等五项人才培养计划和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学科带头人建设工程、教授、博士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双师型教师建设工程、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等五大人才建设工程;开展教师主题沙龙活动和名师工作坊建设,促进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水平的提高,为青年教师顺利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坚持精选、重用、厚待的原则,积极实施博士化工程。五年中,成效显著,培养正高级人员66人,博士74人,博士后10人,在读博士生135人,境外访学187名;积极实施高端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了对学科领军人才、教学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三类人才的培养力度,29人入选培养对象。多次邀请专家,开设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安排专家和年青教师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在科研、教学、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培养青年人才形成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素养,使其尽快融入学校的大家庭。

人才工程项目佳绩频传

五年中,人才工程项目成绩喜人,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获评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工程、省双创博士等资助项目31人,入选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7人,获批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5个、获批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4个,入选省社科英才、省社科优青、省紫金文化优青、省产业教授和省科技副总”65人,多项人才工程项目实现申报获批率100%,在同层次院校中名列前茅。

展望“十四五”,人事处将坚持师资队伍建设优先发展战略,突出师德,引培并举,分类评价,注重考核,实现“六个转型”的发展方向,由注重业绩考核向师德业绩双考核转型、由“面上”人才建设向“重点学科”和师范专业人才建设转型、由“单一型”人才建设向“复合型”人才建设转型、由“个别高端”人才建设向“高端人才带动团队建设”模式转型、由着重“引进”向“引进培养稳定”并重转型、由人才管理向人才服务转型,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