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盐城新闻》就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采访我校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乔晖。
乔晖在采访中指出,这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颁布,旨在增进劳动体认,深植劳动情怀,锤炼劳动品质,养成劳动习惯,培育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取向,意味着“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落地生根。乔晖强调,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仅指向“完整的人”的培养,更是“五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这样的劳动教育会为学生带来体验、成就、价值等诸多感受以及融合在一起的幸福感。学生会真切感受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
据悉,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大类别,10个任务群,涉及烹饪、家电维修、农业生产等方面,平均每周将不少于1课时。在中小学开设劳动课程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