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校开展202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

作者:邵琴 审核:丁炫凯 责编:孙聪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8-26 浏览次数:1541

火热的暑假已接近尾声,社会实践的热情却依旧高涨。在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校团委及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按照“全员发动、重点组队、优势互补、区域结合”的原则,组织青年学子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奔赴祖国各地,积极投身政务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振兴、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工作中。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取得丰硕成果,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喜迎党的二十大,砥砺奋进新征程

城市与规划学院“地理科普乡村行,童心向党筑梦想”实践团、外国语学院“乡村教育关爱团”、法政学院“理论宣讲实践团”分赴无锡、扬州、镇江等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普及与宣讲,夯实理想信念之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还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开展了“走社区,看党建”——喜迎党的二十大暑期专项实践活动,重点围绕新时代党建人才建设、党建工作进展、基层党建创新等展开调研分析。

立足专业知识,投身惠民实践

文学院林雨菡同学、教育科学学院郭启星同学、商学院“新乡梦之队”和数学与统计学院“乡约一夏,遇践青春”实践团分别前往滨海团县委、海安市财政局、南京市六合区和太原市晋源街道新城社区投入基层工作,撰写活动策划、走访农村家庭,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参加志愿服务,把所学所思运用于社会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团成员们把自身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其中,郭启星同学凭借在志愿者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优异被省级媒体两次报道,并作为优秀实习生代表发言。

探索传统文化,践行传承之路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实践团成员们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化身文化传播使者,分别开展了以“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探寻百年老河精神,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探源,非遗戏曲传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在南京秦淮河等十多条古河流的河畔向周边居民宣传河流保护知识,在江苏、山西等省开展了对淮剧、梆子戏等地方戏曲的调研活动,并受邀进行了随团演出。沉浸式的实地考察让他们喜爱上了家乡戏曲,并对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美丽中国梦

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发展成就观察团”、 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徐州睢宁实践小分队、信息工程学院“返家乡”实践团队和湿地学院“两山理论”观察团积极响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用实干诠释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深入城镇乡村一线深入调研,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二十多次党史教育课。“两山理论”实践团成员还通过参观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研究院,对与湿地紧密相连的菌草技术和梨树种植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引领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进一步帮助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