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代会巡礼】学生工作处:盐师学工与学生最近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综述

作者:李新华 审核:李健明 责编:孙聪 来源:学生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2-09-24 浏览次数:1539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工内涵建设为抓手,铸魂育人、守正创新,做到常规工作求精细、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求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一、聚焦主业,打造人本学工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搭建师生思想碰撞新平台,畅通学生反映问题新渠道,着力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使“学工人”更好的成为“知心人”。

“原以为校园封闭后我们的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没想到学校这么有爱,为我们发放了爱心消费券。”聚焦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面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饭菜质量、餐饮价格、线上教学等实际问题,学生工作处多次组织召开“我与校长面对面”座谈会,第一时间回应学生的急难愁盼,汇聚同心战疫合力。

近年来,学生工作处依托“盐师班长”群,邀请教学、财务、保卫、后勤、信息化、资产经营管理等10余个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专员“入驻”,基本覆盖校内与学生相关的各业务系统,构建线上、线下、自助“一体化”服务工作体系,做到在校学生全覆盖;设置“夸夸箱”“吐槽箱”,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号、邮箱,线下定点投递点进行信息采集,在“槽点”中捕捉学生思想动向和需求;通过“我在校园”“问卷星”“奕辅导”“今日校园”等平台发布宿舍、学习、生活、心理、活动满意度等调查等问卷近百份,处置学生学习、生活舆情千余条,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贯彻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

我校将谈心谈话工作作为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融入每位辅导员的工作实际,日常化开展工作实践;融汇全体辅导员力量,常态化开展工作研讨;融合思政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规范工作运行。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谈心工作的意见》,编印《谈心谈话工作手册》,制定谈心谈话督导工作办法和“十要规范”,汇编典型案例百余篇,力求做到谈话有重点,谈心见成效。学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八必谈”做法被写入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学函(2021)13号文件;《用谈心谈话坚守思政工作初心使命——盐城师范学院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机制创新》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奖一等奖。

2018年以来,学生工作处组织开展校级专题辅导员沙龙30余次,校级专题培训、交流18场,新老“结对”传帮带,辅导员队伍聚焦主责主业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显著提升。5人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人获第十一届“江苏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获第十二届“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获第九届江苏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

 “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培育思想导向鲜明、运行模式健全、育人效果显著的新媒体矩阵,融合发展网络思政教育。近年来,开通运营“盐师学工”公众号和抖音号,粉丝数累计突破3.5万,推送疫情防控、党史知识、思政工作、活动动态、心理调适等相关内容推文2000余篇,年浏览量近百万次,部分单篇阅读量最高达1.8万,每年均有多件融媒体作品获“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

“奔跑吧 ,骄傲的少年,年轻的心里面是坚定的信念”“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从来如此,便对吗”……盐师学工出品的《骄傲的少年》《言实·有为》《盐师出高徒》等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专题视频“圈粉”无数。

近年来,学生工作处着力架构贯穿新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学季,围绕“奋斗教育”“融入教育”“规则教育”三个主题线上线下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千余次,凝聚着新一代盐师人的奋进力量;毕业季,组织开展“十个一”毕业生离校教育活动百余场,同步举办1+16+N场毕业典礼,“致毕业生的一百封信”“致全体毕业生的最后一堂思政课”“盐师出高徒”等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活动,彰显学工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文情怀。

二、精准赋能,打造智慧学工

“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充分结合,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融合起来。”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数据赋能让学生日常管理更精准。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执行学生疫情“日报告”“零报告”“晨晚检”制度,精准掌握6万余人次近3年的健康状况和旅居史等信息数以亿计。完善“大学工”学生管理系统,及时维护每学年2万余名学生家庭信息、学习成绩等状态数据,无纸化、高效办理毕业生离校、新生入学、综合测评、评奖评优、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健康打卡、返校及请假管理、问卷调查等学工业务近30项;推进易班和今日校园共建,将学生请假销假、课堂考勤、夜间查寝等搬上“云端”,办理学生请销假2.7万例,各类信息收集3938次。

服务育人从“指尖”入“心间”。

围绕“五育并举”修订完善学生手册,优化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学生宿舍管理办法等综合评价体系,从制度设计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化发展;持续推进学生公寓智能门禁系统项目建设,实现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利用数据统计和算法分析,根据“每月在校园餐厅消费次数”“平均每次消费金额”等指标,设定特别关注人群,“悄悄”给贫困学生饭卡充值,3年来仅此一项资助工作便累计资助1154人次,资助金额达32.23万元。

“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选先进、树榜样”为导向,塑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新风。近年来,学生工作处常态化开展“文明宿舍”“日常锻炼”等文明健康养成教育,探索以教师导学和学生乐学活动为载体的创新型学风建设新模式,开展了“文明宿舍”“优秀兼职班主任”“优秀专职辅导员”“王强班”“先进班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评选表彰活动,围绕促立德、优读书、督过程、强生涯、重预警、抓管理、创特色等方面开展子活动千余次,在全体学子中营造起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走心帮扶,打造温暖学工

“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重视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努力做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

学生工作处招募受资助大学生组建大学生暑期资助政策宣讲团,通过“走进社区讲”“回访母校讲”“入户精准讲”“线上线下讲”等“四讲”方式开展资助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案例征集活动,传递资助政策“好声音”;组建学工人员暑期实地走访贫困生、心困生与休学生家庭,搭建家校沟通“连心桥”。目前已累计派出55支家访队伍,行程总计60000多公里,走访297户学生家庭,足迹遍布3省20市74个区县128个乡镇。

“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奖、助、贷、勤、补、减及绿色通道”的“6+1”多元资助体系。近四年来,以不断落实精准资助为前提,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实行动态化管理,通过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冬季爱心被服发放、临时困难补助、温暖回家路,线上线下设置勤工助学岗位550多个,学校先后资助学生48043人次,累积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学金11805.1万元(不含生源地助学贷款),人均受助从2222元增长到近2611元,增长超17.5%。

“扶贫要扶志,也要扶智。”

各类评奖评优公开答辩中,学校都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优秀、感受优秀、学习优秀。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2年盐城市“黄海明珠”奖学金评选工作中,盐师学子再度上演“神仙打架”。获奖者中有深入基层志愿服务的“红马甲”,有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青年梦想家,有屡次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的“超级学霸”……

近四年来,学校注重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诚信、感恩等意识的培养,开展“诚信•感恩•自强”“苏乡永助”等主题教育活动,刊印国奖获得者台历,展现他们热衷公益、富有爱心、热爱生活、自信自强的“学霸形象”;加强对资助型社团学生的培养,组织伯藜学社学生参加学校创新创业大赛、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升受资助学生的专业水平、思维能力、科研素养。

四、协同共建,打造“心晴”学工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前置”,实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2018年底以来,学校面向新生开展心理画像调查以及心理周报表制度实施工作,做到心理档案“一人一档”、重点关爱学生“一生一策”“一生一帮”。疫情期间,面向全校学生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一对一”“点对点”提供在线心理支持与援助服务,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向学生推送《疫情“倒春寒”,YCTUer请注意》《心理热线等你来Call——24小时on call》《关于疫情防控“免疫力”》等防疫心理健康知识,积极与共青团盐城市委联合举办12355直播讲座,传播抗疫心理知识,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将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与重点的心理健康援助紧密结合,切实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服务落到实处。

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要性,促进各方面育人力量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

学校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学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从2020年9月开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6学时的理论课,加量升级为32学时,学分从1分提高至2分,把团体辅导、体验活动、心理情景剧等纳入实践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面向全校学生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学生创造安全温暖的情境和氛围,使教育更有温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依托“3.20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心理健康节”、开学季、考研季、毕业季等重要时间点,积极探索浸润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组织开展诗歌疗法、音乐疗法、茶艺疗法、园艺疗法等一系列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每年参与人数达数千人。

经验与探索:关注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照片也可以治疗?”“任何一张照片的大小、空间配置、颜色和叙述表达等都有着特定的内涵,都在传递着来访者的个体信息。” 在我校举办的长三角高校心理健康论坛暨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的会前工作坊中,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在传播。

这是我校承办的一场高校“心育者”的育心盛会。1个学术报告主会场和3个平行工作坊分会场同步展开,主讲嘉宾们以催眠、团队游戏、沙盘体验、心理绘画、情景互动等模式,促进参与个体的观察、学习、体验,更好地适切青年学生团体的心理需求,增进积极心理素养,提升主观幸福感;以经典的理论概括、精彩的思想洞见、鲜活的实践案例,总结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共享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成果和新经验。

使命重在担当,奋斗铸就辉煌。回顾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奋进之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甘为基石、志成砥柱,积步千里、厚积薄发。在校第四次党代会来临之际,我们展望未来,信心满满;我们将始终站在学生中间,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深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内涵建设,全力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学校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为“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