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庆“五一”,礼赞劳动美。劳动实践是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主渠道。信息工程学院作为学校劳动实践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积极探索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举措,构建日常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劳动实践新形态,推进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日常劳动:校园卫生清洁
学院负责通榆校区劳动实践三区四区的环境卫生,每周定期发布校园卫生清洁任务,学生完成规定任务,经认定后可获得劳动实践学时。截止4月26日,本学期已累计发布15次清洁项目,学生参与人次达600余次。每天早起的“清洁小卫士”已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学们分工明确、组织有序,清除区域内道路、广场和绿化带上的枯叶及垃圾。经过辛勤忙碌,等到师生上课的时候,整个校园已经焕然一新。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神,营造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
特色劳动:绿植花木种植
学院利用办公楼后侧区域打造“劳育包干区”,2022级每班认领一块责任区,引导学生以宿舍、团队、班级为单位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王强创建班之一的软工222班开展“劳动励心智,实践助成长”为主题的绿植花木劳动实践活动。活动现场,同学们分工协作,去除责任区内杂草和石块,翻整土地,播撒向日葵种子,覆盖2-3厘米的土壤并浇水,大家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同学们纷纷表示,种植过程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更体会到劳动的不易,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爱学院、爱学校的意识和行动自觉,以劳动实践建设美丽校园。
专业劳动:机房设备维护
学院机房设备多、维保难度大、维护任务重。学院充分发挥学生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劳动实践专项活动,对13个机房的硬件设备进行清洁、故障维修以及软件升级维护,切实保障机房教学的稳定运行。活动中,同学们系统掌握了不同设备的保洁清理、设备硬件结构和系统安全保护方面的技能,提升了专业理论的实践认知,展现了新时代好青年的责任担当和青春风采。
信息工程学院致力于打造“行走的劳动教育课堂”,注重劳动氛围营造,大力宣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注重将劳动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实现劳动意识从“要求”到“习惯”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