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政学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

作者:郭佳慧 审核:冯春芳 责编:孙聪 来源:法政学院 发布时间:2023-05-19 浏览次数:49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第五届江苏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期间,法政学院开展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一次网络旁听,“身临其境”熟悉庭审流程

      5月8日,法政学院组织学生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统一收看案件庭审网络直播视频。法学老师赵桂玉引导同学们以案学法释法,帮助学生熟悉庭审流程,提高专业素养。通过网上观看庭审给学生上了一堂最直接、最真实的法学实践课。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培养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认真学习法学专业知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争做卓越法律人。

一次法治讲座,“知行合一”善于学法用法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基层法律工作情况,5月15日上午,法政学院邀请盐城市大丰区司法局矛盾调解中心冯汉林主任开展法治讲座。冯汉林以“扎根基层建新功,服务群众有作为”为主题讲述自己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工作经历。他表示,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路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无论外部条件多么艰苦,都要保持初心,坚守本心,战胜困难。”冯主任说道。此次讲座为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方向指引,大家被冯汉林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感染,对成为基层法律工作者有了更多的向往。

一次主题班会,“畅所欲言”共话法律意识

      法治宣传教育周期间,法政学院各班开展“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教育”主题班会。班会通过列举、分析案例,引导同学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成为一个学法、守法、用法的时代新人,作为法学专业学生还要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一次法律观影,“沈思默想”探讨公平正义

      法治宣传周期间,法政学院组织学生观看法律题材电影《被告山杠爷》。电影《被告山杠爷》讲述了堆堆坪的当家人山杠爷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却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村里搞“家长制”、“一言堂”,最终却因触犯国法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影片中,治理乡村的“村规”与“国法”的冲突、山杠爷案中虎娃的困惑,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国家法律与民间传统规范之间的调适。观影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法律知识与日常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要学好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一次辩论竞赛,“唇枪舌剑”探讨廉政建设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廉洁的价值理念,5月12日下午,法政学院开展“辩廉洁 扬清风”主题辩论赛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清廉盐师”建设贡献力量。本次辩论赛的辩题是“我们应当更注重自律还是他律?”。正反双方结合生活中腐败案件的特征,引经据典,相互质询,抓住对方出现的推理漏洞针锋相对,句句紧逼,双方辩手的每一句发言不仅仅着眼于自律和他律对腐败的控制,更上升到了“人性的本质是善还是恶”的哲学探讨,从人类的有限性剖析自律和他律。在总结陈词环节,两支队伍的四辩选手结合场上的发言,对各自的观点、论证进行整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通俗和高雅兼蓄。通过开展主题辩论、青年说廉政等“第二课堂”活动,教育引导青年扣好廉洁的“第一粒扣子”,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一次模拟法庭,“沉浸体验”学习专业实操

      5月13日下午,法政学院在模拟法庭举办“刑事诉讼模拟法庭”活动。此次模拟法庭由法学专业老师任满军指导,法学20(7)班学生组织参与。本次刑事诉讼模拟法庭以“石俊家庭纠纷致婶子轻伤案”为主题。法学20(7)的同学分别扮演案件中的原告、被告、公诉人等角色,并在庭审中结合相关法条展开激烈辩驳,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气氛热烈。台下同学全神贯注,边听边记,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对该案件进行分析。本次模拟法庭不仅是法学专业的特色活动之一,也是法学知识的生动运用和实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庭审流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法律行业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法治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教育氛围。同时,让学生懂得作为新时代的法学青年承担着法治中国建设的崇高使命,应当砥砺前行,将法治通晓于心,贯彻于行,共同为构建现代化法治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