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湿地学院劳动课是这样“上”

作者:张华彬 审核:宋燕萍 责编:周杨 来源:湿地学院 发布时间:2024-03-05 浏览次数:51

33日,湿地学院80名学生在学院王刚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修剪柿子树劳动,这是学院构建特色劳动教育模式,赋能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劳动前,学院邀请盐城市农科所吴祥研究员作专业指导,从果树的修剪原理、修剪技巧、修剪作用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修剪提高果树营养吸收,促进果树的新旧枝替换,增强果树的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

湿地学院把劳动教育作为新学期第一堂课,以认领一棵树 相约共成长为主题,开展学院柿子林管理系列劳动教育活动,主要劳动内容为柿子林日常管理、施肥、修剪、采摘等环节。三分栽种、七分管护,通过认养活动,使柿子林有了守护者

据悉,把农事活动融入日常教育,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性,让劳动课更有“技术含量”,促进学科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是湿地学院劳动教育的一大特色。让劳动教育不拘于“课”,将专业特长与劳动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志愿服务相结合,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认知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对劳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