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学院多措并举护航学子心理健康

作者:范华莉 审核:刘振亚 责编:孙聪 来源:商学院 发布时间:2024-04-10 浏览次数:14

为进一步筑牢心理育人“安全底线”,商学院认真贯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聚焦辅导员业务素质提升,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强化制度建设——凸显育人高度

学院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教职工大会、辅导员工作例会、班主任工作例会等部署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从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分析研判、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学院制定《商学院辅导员谈心谈话操作手册》《商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定期排查及预警汇报制度》等文件,健全制度保障,提升服务质量,构建由学院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学生和家长“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形成网格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工作目标。


强化全员参与——扩展育人“维度”

学院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家长—学生”三级通讯联系,构建“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三级网络沟通机制,构建“心理健康四中心”体系,打造全员参与“护心”网络。及时关注特殊情况学生(如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障碍、突发事件等)的需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身心、生活、学习中的问题,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强化心理活动——凸显育人“广度”

学院充分运用多媒体平台,每周推送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做到信息畅通,建立师生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设置学生意见反馈箱,建立反馈渠道,确保能够及时倾听学生“心声”,及时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助力学生健康乐观成长。

以第二课堂为活动载体,积极探索融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心育实践新形式,参与学生近3000人次,发挥体育、美育、劳育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本年度在春季开学季、“3·20”心理健康月、“3·21”世界睡眠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毕业季开学季、“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助力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强化心理评估——凸显育人“效度”

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落实抓细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测及预警工作,做到“苏心”心理普查率100%,建立一生一档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配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及时回访跟踪,建立健全测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及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全面开展心理危机排查,按时编辑上报心理健康周报,及时归档并形成心理健康案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全覆盖化。


接下来,商学院将坚持全面发展、健康第一、提升能力、系统治理的原则,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细化各项制度,统筹协作,不断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