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6月27日,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领衔示范项目“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在盐城市大冈中学举行,现场师生代表共400余人参加。本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盐城市大冈中学承办,盐都区实验小学协办。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楠楠、盐城市大冈中学瞿慧娟、盐都区实验小学朱陈雯等三位教师围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开展课堂演示。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盐都区实验小学校长王琴指出,三位教师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实际,呈现了不同学段的学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阶段特点,同时又展现了知识体系的梯级变化,实现了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理念。三位老师的课堂虽有不同,但都呈现出“有趣、有料、有育”的特点。
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盐城市大冈中学校长董红干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意义重大,要牢牢牵住打磨出优秀课例和培养优秀教师这两个“牛鼻子”。每一位思政课老师精心设计情境问题,在真实的课堂中,既有预设,又有生成,更好地体现思政课应有的样态。各学段的老师作为实施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主体,既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又要树立整体性思维,把握不同学段教学的契合点、连接点,合力共绘育人同心圆,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志国指出,三节“同课异构”课分别突出了小学思政课感性特点、中学思政课知性特点、大学思政课理性特点。他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一项长期工程,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协同合作、共同发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依托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领衔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好学院优势,加强同盐城市教育部门、各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特色平台,创新课程内容,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效衔接,辐射带动盐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
与会人员还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这一课题深入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