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

作者:各二级单位 审核:冯永玲 责编:孙聪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08-05 浏览次数:1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连日来,我校各级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扛起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时代重任,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文学院院长李尧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再次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文学院师生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科牵引、模式改革、特色实践、社会效应,加强学科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融通的“新文科”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杨日晨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作出重要部署。教育科学学院作为江苏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标杆院系建设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全会会议精神,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切实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局面。

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康贻军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当前以及未来的改革任务。学研将坚定不移贯彻全会精神,始终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切实履行好本职工作,着力提升工作实效,积极协同各方推进各项改革落实落地,全力以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不懈努力拼搏。

药学院党总支书记章春杰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动员令”,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改革进行到底,着力围绕育人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推进改革,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药学院的智慧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廷干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决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站在“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兴起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全会精神的热潮,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研究阐释工作,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水平。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谭瑾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院将聚力内涵建设,锐意改革创新,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以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培养,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彩根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当前,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越来越高,高质量发展是教育的生命线,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高技能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文学院学工办副主任郭霞认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感其格局宏大、谋划深远。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我决心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立足本职岗位,在育人工作中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典型案例和人物,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培养青年奋斗精神。

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蔡红全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我将深刻领会会议精神,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进取姿态,把基层党建责任扛在肩上,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党建与育人工作“双融双促”,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高校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薛冬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引领成长成才的重要职责。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带领学生共同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拥抱时代变革,勇担历史责任与使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主任姚利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力量。作为一名高校专任教师,我将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法学院学生党员言格表示,改革和法治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进一步丰富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党员,我将在未来学习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青春融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员杨佳萱认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后,我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谋远虑和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待。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发挥青年的创造力和活力。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国家改革中去,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