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校青年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

作者:校团委 审核:陈晔 责编:于海燕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次数:220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盐城师范学院各级团组织、团员青年倍感振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迅速掀起学习讨论热潮。

学校团委书记陈晔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教育事业和青年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校团委将以盐师青年特有的师范底色与教育情怀,在青春赛道上奋力谱写新时代育人篇章。我们将深耕青马工程品牌,创新实施理论研习+教育实践双轨培养模式,筑牢青年理想信念根基,锻造一支下得去、做得好、留得住的基层先锋队伍;持续深化西部计划实施,推动校地合作,搭建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共建平台,书写强国有我的盐师青年答卷。

学校团委副书记刘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中深情寄语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广大青年耳熟能详的青春赞歌,更成为越来越多新时代青年的共同追求。我们将引领更多优秀盐师青年学子响应西部计划的号召,扎根基层、建功西部、报效祖国。同时做好西部计划等志愿者服务工作,无论投身乡村振兴一线,还是在西部广袤大地上,始终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美术与设计学院团委副书记张雨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对西部支教青年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方向。作为专职团干部,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使命,以回信精神为引领,创新开展艺术+支教品牌活动,组织学生用画笔描绘边疆发展图景,以美育课堂传递民族团结理念。在实践中深化青年对把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解。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乐达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既是对西部志愿者的深切关怀,也是对共青团干部的殷切嘱托,让我倍感激动与振奋。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团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矢志坚守立德育人初心,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去。秉持“三全育人”理念,通过开展特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凝聚青年力量,鼓励更多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发展,用青春热情点亮时代答卷,在强国征程中共绘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版图!

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孙明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让我们深受鼓舞。信中对青年投身西部、基层的肯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团委书记,我看到了学院青年学子身上同样有着奉献的热情与担当。我们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鼓励更多同学将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我院老师也将积极引领,鼓励更多同学响应号召,到基层去,到边疆去,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药学院团委副书记黄金娜表示,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我深受触动。信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嘱托,正是新时代青年使命的生动注脚。青年学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药学院团委老师,我深感责任在肩。学院学生专业性强,更应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结合。未来,我们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引导学生以专业所长服务基层,鼓励参与西部计划、乡村医疗帮扶等实践,在基层课堂锤炼本领,用青春热血践行“健康中国”使命,让药香飘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体育学院团委副书记郝宇佳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字里行间满是对青年的关怀与期待,让我深受触动。作为高校团干部,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对青年学子的思想政治引领。通过开展主题团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回信精神融入日常教育,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充分挖掘学院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助力他们练就过硬本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等志愿服务,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校城市与规划学院2024届毕业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公安局西部计划志愿者薛伟表示,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怀揣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初心,来到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这片戈壁与草原交织的土地,用风沙与暖阳教会我,基层工作既要能穿上制服巡逻站岗,也要能挽起袖子帮牧民接羔、帮老人办证。在这里,我看到“警察蓝”与“志愿红”的交织——是走访时记下的每一张民情日记,是暴雨中守护群众的坚实背影,更是日复一日扎根边疆的无声誓言。半年的服务时光,让我从“异乡人”变成了“心上人”。和布克赛尔的辽阔大地教会我,青春的价值,不在于选择多么耀眼的舞台,而在于能否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把平凡的工作做成温暖的坚守。未来,我愿继续以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安宁。

我校法学院2022届毕业生、甘肃省静宁县细巷镇细巷中心小学西部计划志愿者陈嘉卉认为,20227月,我作为2022届西部计划美丽中国支教专项的支教老师,开启了自己为期两年的服务之旅。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细巷镇细巷中心小学,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工作。转眼间,两年的支教工作已经结束。这两年中,我教授过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美术、阅读、心理健康等科目,涉及全校11个班级300余名乡村学生,参与乡村少年宫社团活动开展以及校图书室管理系统建设等。回顾服务的这两年,我全身心投入于服务地的教育事业,荣获细巷镇学年度优秀教师,为西部教育贡献了属于盐师学子的青春力量。我相信支教生涯,一定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也会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经历。

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24届毕业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西部计划志愿者庄鸿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服务于兵团第四师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我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不仅是一句号召,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我积极参与党建活动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努力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添砖加瓦。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师市的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传递温暖与希望。在今后的服务中,仍将坚决铸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奉献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服务西部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我校音乐学院2024届毕业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克陶县皮拉勒乡第二中学西部计划志愿者裴晋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深受鼓舞,新时代青年应当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挺膺担当。在克州阿克陶县志愿服务的日子里,我见证了边疆学校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见证了阿克陶人民勤劳致富的生动画面。我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未来的支教生涯中,我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课堂,继续努力,为阿克陶县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校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2024届毕业生、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部计划志愿者周于涵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令我深受触动,满心感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正是我投身西藏基层工作的初心与使命。初入藏族聚居区,工作生活环境艰苦,但看到当地群众朴实无华却又透着坚毅的面庞,所有的疲惫都化作前行的动力。未来,我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续扎根西藏基层,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我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在服务西部的广阔天地中继续拼搏,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届毕业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张封认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以及《求是》上的相关重要文章后,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的历史使命感越发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投身西部志愿服务的青年予以高度赞扬,充分肯定我们在促进教育、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不仅是一份职责,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日常工作中,我要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的成长与西部的稳定发展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土地的平安。我会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练就过硬本领,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基层公安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畏困难,勇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维护西部边疆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学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顾灿认为,对于我自己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动力。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或许,毕业后我也会踏上那片充满希望的西部土地,或许我会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贡献力量,又或许我会在基层岗位上默默耕耘。无论选择何种道路,我都将以那些支教志愿者为榜样,坚定信念,努力奋斗,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先生的这句话,一直是我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指引,勇敢地迈出步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金炜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中勉励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让我心潮澎湃,也顿感重任在肩。信中文字激励着我要坚定跟党步伐,练就过硬本领,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国青年。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党员,我将常怀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积极主动投身教育与国家建设中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校学生会轮值主席孙迁宇认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触动。支教志愿者们响应号召,投身西部教育,在促进民族团结、兴边富民中发挥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成长。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向他们看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志愿服务,为人民群众,为同学做实事,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校学生会轮值主席史文宜表示,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我深受触动,也更加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我心间。此前,西部于我只是地图上的一片区域,如今因志愿者的故事变得鲜活。支教于祖国的边境线,需克服环境艰苦、文化差异等诸多挑战,但志愿者们毅然坚守,用行动诠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应只追求都市里的个人成功,更应关注祖国各地,尤其是那些需要我们的地方。青年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投身西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在基层奉献,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也希望更多同学关注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积极响应号召,用青春书写壮丽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青春的脚步永不停歇,奋斗的誓言响彻云霄。新时代新征程上,让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