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交汇点新闻】“核” 心耀中华 盐城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践团青春担当显作为

作者: 审核: 责编: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11

8月31日,交汇点新闻以《“核” 心耀中华 盐城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践团青春担当显作为》为题报道盐城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核’心耀中华,青春志愿行” 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团跨越江苏、河南多地,在精神铸魂、科技启智、绿色赋能的征程上笃行不怠,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报道链接: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b40c95e4b0310b14ad6486?t=1757903962343

报道原文:

交汇点讯  从七月流火到八月未央,炽热的阳光里,青春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 年暑期,盐城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核’心耀中华,青春志愿行” 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团,以初心为帆、专业为桨,跨越江苏、河南多地,在精神铸魂、科技启智、绿色赋能的征程上笃行不怠,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让青春之花在服务社会的沃土上绚烂绽放。

星火润童心:“两弹一星”精神照征程

该实践团携手盐城市东亭湖街道党工委、亭湖区心途公益组织,先后走进北林社区、新都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更远赴河南沈丘,开启一场场“两弹一星”精神的红色宣讲。

宣讲席上,珍贵的历史影像缓缓流转,志愿者们以饱含深情的语调,讲述着王淦昌隐姓埋名数十载、郭永怀以身护数据的动人故事。从戈壁荒滩的艰苦攻关,到核弹升空的惊天巨响,从人造卫星的划破天际,到科研元勋的无私奉献,志愿者们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拆解成一个个鲜活的片段、一句句真挚的感悟。互动问答环节里,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科学家爷爷为什么不怕苦?”“我们现在还需要这种精神吗?”志愿者们耐心解答,引导青少年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爱国主义的薪火,正以这样温暖的方式代代相传。

科普启新智:核技术里播撒科学火种

7 月 13 日的盐城市少儿图书馆,充满了欢声笑语。该实践团成员化身 “科学向导”,为这里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核技术”科普课,让看似遥远的“核能”走进孩子们的视野。

课堂上,“核小 U 漫游中核”飞行棋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具”——孩子们掷出骰子,跟着“核小 U”的脚步,在棋盘上探索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核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墙上的核电站图文展板前,志愿者们用“像小太阳一样发电”的生动比喻,化解抽象的技术概念;趣味科学实验环节,当看到模拟核反应的简易装置运转起来,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课后,志愿者们还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我的航天梦”手工作品,五彩的卡纸变成火箭、卫星的模样,也将“科技报国”的梦想,轻轻埋进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这堂科普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核技术的奥秘,更点燃了他们探索科学、追逐创新的热情。

绿动绘未来:“双碳”理念点亮生活日常

8 月中旬,该实践团的脚步延伸至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翠南社区、甘肃省金昌市宝林里社区,以“核力碳达峰 助力碳中和”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场贴近生活的绿色宣讲。

宣讲台上,志愿者们没有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夏天空调调高 1 度能省多少电”“垃圾分类后如何变废为宝”等身边案例,清晰解读碳中和的意义、全球变暖的挑战,以及国家能源转型的战略方向。“践行‘光盘行动’,不浪费一粒粮食;出门多乘公交、少开私家车,减少碳排放;购物时自带布袋,拒绝一次性塑料袋……”志愿者们提出的倡议,简单易行却充满力量。社区居民们认真聆听,有的拿出手机记录要点,有的当场表示“以后要带着孩子一起践行低碳生活”。这场宣讲,让“双碳”理念从书面走向日常,让每个人都成为守护碧水蓝天的“行动者”,共同描绘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画卷。


从盐城的红色启航,到河南沈丘的精神传承,再到常州、金昌的绿色接力,“‘核’心耀中华,青春志愿行”实践团的成员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用青春奉献书写担当。下一步,盐城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将继续擦亮这一实践品牌,引领更多青年学子走出课堂、扎根大地,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信仰,在普及科学知识中传递力量,在助力绿色发展中贡献智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奏响更加嘹亮的青春之歌。(谭瑾 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