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创新创业学院新文科卓越班的29名学子,在文学院副院长冯青青、汉语言文学系主任(兼班主任)张宏锋的共同带领下,走进盐城市文化馆,开启了一场以“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深度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前沿科技如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作为此次研学的目的地,盐城市文化馆自1983年建馆以来,一直是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核心阵地与非遗保护的重要载体。同学们此行的重点,是聚焦于馆内最具特色的数字展厅,探寻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
步入数字展厅,一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盐城独特自然风光与前沿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沉浸式学习场景呈现在眼前。通过VR技术,时空界限被彻底打破。同学们戴上设备,既能瞬间“飞越”至盐城广袤的湿地上空,俯瞰丹顶鹤翩跹的壮阔景致;又能“置身”于虚拟剧场,身临其境地欣赏文化馆的精彩演出。这种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技术为文化感知带来的颠覆性革新。
数字技术不仅拓展了体验的边界,更让传统文化的“内核”变得可感可知。以享誉全球的盐城建湖杂技为例,过去高度依赖师傅“口传心授”的技艺要点,如今通过动作捕捉与数据分析,被转化为精准的数字模型。演员腿部夹合的具体角度、肢体发力的关键节点等细节被清晰量化,其背后蕴含的力学原理与运动科学也得以直观解读,让传统文化的科学底蕴“浮出水面”。
从技艺的解构到知识的活化,数字技术同样功不可没。原本抽象的戏剧服饰知识,在互动数字平台上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通过触屏自主选择、搭配不同角色的戏服,在动手操作中轻松掌握了传统服饰的搭配规则,并深入理解了纹样、色彩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鲜活的文化体验,更引发了一场关于“守正与创新”的深刻思考。大家纷纷表示,VR、AI等数字技术正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引擎。未来,学子们将带着这份全新的认知,在专业学习中积极探索数字人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以青春智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贡献新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