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校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国赛中荣获一等奖

作者:王帅 朱蒙玲 审核:陈晔、李荣庆 责编:孙聪 来源: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3 浏览次数:76

1031日至11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南京大学举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报送的作品馆校联动,深度协同:红色场馆赋能思政课建设的新机制研究——基于长三角31家新四军场馆的评估与调查(指导老师:顾栋栋、吴惠、朱蒙玲;参赛选手:徐紫怡、张慧璟、李昕瑜、王浩、宋心怡、颜丹晨、王燕桦)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荣获一等奖。

作品以“馆校联动,深度协同”为核心,立足长三角地区31家新四军场馆,探索红色场馆赋能思政课建设的宏观路径,力求构建具有实操性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新四军场馆赋能思政课建设的新模式,为全国红色场馆深化思政功能供给、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实践范例。

从校赛到国赛,学校党委书记张玉勤,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宏如,党委常委、副校长庞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韩雅丽全程指导比赛,党委常委、副校长庞波在备赛阶段重点部署赛事推进工作,勉励参赛师生勇挑重担,并亲自带队赴南京参赛,开展现场指导。

备赛期间,校团委邀请校内外权威专家为参赛学生提供面对面精准辅导,从项目介绍思路梳理、现场答辩技巧打磨到着装礼仪规范,层层细化、精益求精,为赛事佳绩筑牢基础。在科学有序的组织推进与学校领导、老师的悉心鼓励指导下,参赛学生激情饱满、斗志昂扬,以全力以赴的姿态投入到备赛中,团队的专业素养、协作能力与心理素质持续提升。历经11个月的全力备赛和反复打磨,获奖团队最终凭借过硬专业知识、扎实科研水平以及精彩的现场答辩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彰显了盐师学子勇攀高峰、不断突破的拼搏精神与青春风貌。

同样在本届赛事系列活动中,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作品《基于多模态时空数据的环太湖经济圈巨灾预警与风险控制研究》在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中,荣获人工智能领域终审主擂台赛优胜奖。

“挑战杯”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共有640件和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终审决赛。

校团委将总结赛事获奖经验,推广特色备赛模式,持续搭建育人平台,引导学生深耕科创实践,推动学术创新融合提质。